用對的方法,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|#log

利用工具推動工作,讓工作推動工作

[ㄠ隹]
May 11, 2023
我的 To-do list 從來沒出現這個符號(X)

早上跟一個做 DevOps 的工程師朋友在聊筆記軟體跟 workflow 怎麼搭配,因為目前已經用幾個軟體一段時間了,但沒有一個順暢的工作流程可以實踐在生活上。

雖然是個 Normie,但這陣子工作太無力,想找一個適合的軟體做 Task note,在研究別人的筆記法,像子彈筆記、防彈筆記等等,主要想讓工作持續推動工作前進。

目前需求是要把主任務可以拆成很多子任務,讓完成小任務的成就感推動下一個任務,而且在排程上能夠有彈性,變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。

現在主力還是 Notion,除了專案管理這塊無可否認很強,但對我來說的問題是:
1. 載入太慢
2. 每次更新 Task 太花時間,排版不方便
3. Database 介面操作不夠直覺

研究一個早上後,差不多確認自己的需求跟工具了:
1. Google Keep + Discord 隨手筆記與資料傳輸
2. Notion 專案協作與資訊整理分享
3. Obsidian 個人知識庫管理(卡片盒)
4. 找一個日誌式任務管理的軟體

第四點的目前用手寫周記本,讓任務隨時可視化,用手寫紀錄是我覺得很適合的方式,唯一痛處是時間排程不太能掌控,所以想轉到數位化試試看,但軟體還在尋覓(有看到 Logseq 等等,但還要研究一下)。

在選擇軟體工具上,這位朋友跟我說一件很重要的事:

「 Keep it simple, keep it useful. 」

「我希望軟體是這樣,做一個功能,但把他做很好。 」

當然一站式整合很好,但缺點就是會把你的資料綁死,當你需要轉移資料時,執行成本會很高。像 Notion 也很強大,功能齊全,也有辦法轉成 markdown 檔,但當你有複雜的 Dataview 跟排版,根本沒辦法把資料轉給其他軟體。

所以總結來說,要怎麼挑適合自己的筆記軟體呢?
朋友給了我一套流程參考:

1. 了解需求

條列式自己的需求,確認需要哪些功能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
2. 篩選名單:

在挑選軟體前你必須了解每個工具都有優劣,能夠用得長久的前提是,他的缺點不會影響你的使用體驗。了解這點後接著要做的,是用兩到三小時篩選軟體名單,不浪費時間在不符合需求的軟體上。

3. 體驗試用:

花一到兩小時左右的時間體驗,透過概念、功能、使用體驗、介面設計等等選擇你最喜歡的軟體,並且不要強花時間在體驗上,否則就失去「體驗」的意義。

4. 刻意練習:

確定現在選出來的軟體是自己喜歡的,就相信自己的判斷,至少花三個月去習慣這款軟體,才不會浪費前面的時間成本。

當然以上都只是參考,我是以我自己的角度理解軟體對於工作這件事,每個人適合的工作流程跟習慣都不一樣,想要建立好的工作流,還是得花時間試錯,才能找到對的推動生產力的方法。

--

--